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在线阅读 - 孙武传 第十五回

孙武传 第十五回

    第十五回:包胥奔秦哭七日,阖闾归国平叛乱

    阖闾是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同时也是一个残忍的侵略者。伟大的征服者,即使楚军十倍于自己,也能百战不殆;而残忍的侵略者,即使楚国只剩下了一个申包胥,却也必然会失败。

    申包胥此人,此前一直默默无闻。这也难怪,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而且连溜须拍马都不擅长。在楚国横行天下的时代,此人注定只能扮演不起眼的角色。

    他唯一的强项,只是忠心耿耿。这一点,在楚王雄霸东南时,根本无法体现。现在,楚国被攻破,楚王被驱逐,于是表现的机会到了。

    他一路向西赶到秦国,向秦王请求救兵。秦王担心吴军强盛,不愿意为了区区一个救楚的美名而损兵折将。因此,虽然对他的忠心表示赞赏,但同时却委婉的拒绝了。

    申包胥没有办法,只能使出最后的绝招:哭。

    用哭来感动他人,是当一个人再也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仅剩的最后一招。此招要求不高,容易练就,方便普及,但想练到骨灰级却很不容易。好在事在人为,只要一心苦练,还是很有希望练成高手的——三国时期就有两位大人物善用此招,并成功的练到了骨灰级。他俩的名字,一个叫曹cao,一个叫刘备。

    申包胥比他们更强,因为他将此招练到了大神级。

    申包胥见秦王有心救援,却迟迟下不了决心。无奈之下,他终于使出了终极技能!他在秦王大殿上连续大哭了七天七夜,滴水未进。秦王听着他惨烈的哭声,七日后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下令亲自召见他。当秦王再见到申包胥时,大吃一惊,七日之内,来时玉树临风的一个汉子,现在竟然硬生生的哭成了一棵枯木。

    秦王当即下令:子贡、子虎,两人领秦军十万,速速前去救援。

    阖闾此时正游戏于楚国王宫内,乐不思蜀。由于楚王仓促外逃,无数的金银财宝和后宫佳丽都遗留给了他。之前他一直呆在又小又穷的吴国,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孙武、伍子胥等人屡次劝他加紧防备,他却回答:“吴军如此强盛,谁敢惹我?”后来听得多了,才让亲弟夫概领着几千人守在楚国西边边境,防止秦国的介入。而夫概和他王兄一样,也不相信秦国敢来,因此只让手下四处打猎游玩,哪肯好好防守。

    因此,等子贡和子虎真的领着大队秦军杀到时,夫概军立即一触即溃。吴军主力虽然未遭重创,但之前的锐气却被极大的削弱。祸不单行的是,这时吴国国内又传来坏消息:趁着吴国国内空虚,越王派出军队三万,进抵吴越边境,窥伺吴国。

    阖闾连续遭受这等挫折,之前安逸享乐的心情一下子大减。要知道,虽然大楚国相对小吴国来说算是花花世界,呆在这里吃喝玩乐全部免费也确实很带劲,但万一老家给越国人端了,西边的秦国人再打过来,那就相当危险了。于是他下令全军开拔,兵分两路:一路迅速返回吴国救援,一路将楚国的财宝、美女尽数打包带走,留着他回到吴国后继续享用。

    这时,之前被秦军偷袭得手的夫概主动向阖闾请缨,请求先带一万人回吴国击退越军,将功补过。吴王心想夫概之前屡有上佳表现,是个能担当大任之人;而自己这边尚有许多战利品要慢慢搬运,一时也脱不开身,于是就同意了。

    夫概得令后,一路畅通无阻的迅速赶回吴国。越国见吴军回救神速,只好放弃了图谋吴国的念头,也旋即撤军回国。

    夫概见越军闻风而退,而吴王那边还忙着收拾行装,尚未动身。眼下的吴国,可说是“山中无老虎”,因此他大喜道:为何本将军就不能“猴子称大王”?

    想到这里,他说干就干。当时负责镇守的吴国太子名叫夫差,年纪尚幼(才十几岁),哪里是夫概的对手?如同之前在楚国战场上的神勇表现,夫概很快就连续夺下好几座城池,势不可挡。夫差看了胆怯,只得派人迅速的赶去吴王阖闾那里告急。

    夫概也知道吴王若是得知自己拥兵作乱,必然会急速撤军前来讨伐自己。为了阻挡阖闾,他一边向越王求助,答应联手击败阖闾后,就将与越国接壤的吴国土地尽数划给对方;同时,他写信给秦军将领,痛斥阖闾“攻灭楚国,多行不义”,表示愿意和秦军夹击吴王,事后另有重金答谢。

    对于秦、越两国来说,吴国眼前的一分为二,正是他们梦寐以求。不久前,吴军才刚刚击败了强大的楚国,战力之强,让人胆寒。如果不趁眼前的大好机会削弱他,吴军的屠刀下一步很可能就会砍到自己头上。如此考虑下,秦、越两国很快都答应了夫概的联盟邀请。

    这时距离攻占郢都时才一年不到,阖闾就从天堂一下堕落到地狱。秦、越、夫概三方联手,无论怎么看,他的胜算都是极小,只能再次寄望于孙武。

    面对强敌环伺,孙武再显名将风采。他处乱不惊,对吴王分析道:“夫概谋逆,士卒不能信服,因此无须担心;越国只是贪图吴国的土地,不能尽力勇战,也无须担心;唯有秦国,受楚臣申包胥重托,为匡扶楚国而来,十万精兵人人勇战,因此不可不防。”

    他接着又对吴王谋划道:“眼下我军如果贸然撤退,秦军一旦追击过来,我军上下战心俱失,必然全军覆没。既然如此,不如以退为进:先主动击败秦军,然后趁秦军畏惧我军的战力,不敢来追的大好机会,再下令全军撤退。只要我们渡过长江,进入吴国境内,秦军虽然骁勇,那时也没有办法了。”

    阖闾听后大喜,立即按照孙武的计策行事。

    秦军本以为吴军早已是囊中之物,因此只担心吴军逃窜,不曾防备吴军反攻。不想吴军这时候反守为攻,更兼阖闾亲自压阵,一仗下来,秦军败得不成样子。子贡和子虎好不容易才压住阵脚,却也摸不清吴军的底细,一时不敢再主动进攻。过了好几日,才小心翼翼的安排部下前去查探,方才得知吴军主力早已逃遁,再率领大军赶去追时,吴军早已渡过大江,相去甚远了。

    子贡和子虎这时候才知道吴军之前的猛攻原来只是为撤退做准备。眼看吴军已经顺利逃脱,再追上去只怕中了吴军的埋伏,也只好扶持楚王复位,随后便撤军回国。

    秦军的威胁既然消除,剩下的两路兵马也早已在孙武的预料之中。

    越王见吴军主力已经顺利回国,便不顾同盟之义,扔下夫概自行率军撤退。夫概见越军已退,跟随自己的一万部下又逃得所剩无几,知道大势已去,仓皇无措只得逃去“死对头”楚国那里避难。

    楚王这时才刚刚复位,本就担心吴国会再次进犯,看见夫概前来投降,大喜过望:非但不计前嫌,还特意让他掌管部分军队,以防范可怕的吴军。

    之后,吴楚之间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