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根基稳不稳
姚盼盼从山上把粮食弄回家后,全家警惕防备了好几,才发现姚余粮竟然没来抢粮食,而且,他这一段时间也不到山里转悠,寻找她们姐弟的秘密藏粮点了。 姐弟正纳闷呢,又从爷奶的咒骂声中听出来,八成是他们的亲娘青安又结婚了,还给他们找了个当官的后爹,于是,她们姐弟这帮没良心的白眼狼又有了靠山,动不得了! 姚盼盼觉得吧,亲娘给她找第一个后爹时,她没往前凑,吃亏了。结果呢,那个傻大个后爹倒台的也太快了,快得她措手不及的没个准备,才让姚余粮死灰复燃,找了他们姐弟的晦气。 这会儿,亲娘又给他们找的这个当官的后爹,啥得认!就算以后不在一起过日子,那也得受到他的照应才行! 于是,青安家里再次迎来了访客。 “娘,我爹呢?”姚盼盼领着两个弟弟,穿的破衣烂衫满面愁苦的站在了青安的面前。 青安上下打量着姐弟三个,很是诧异! 她一直认为,自己这个穿越女儿是个霸道总裁型的女强人,原来,人家也点亮了哭穷卖惨这项技能啊! “行了,收起你的造型吧,你后爹在省城上班,放假了才能回来呢!”青安瞪了姚盼盼一眼,戏谑道。 “哎呀妈呀!”姚盼盼瞬间变脸,从白花变成了女王范,扔下两个弟弟,径直进屋倒水喝。为了让自己姐弟看起来很是憔悴凄苦些,她昨就约束着两个弟弟不许吃饭喝水,势必要做出一副忍饥挨饿干枯黑瘦的模样。谁知,她还是把两个弟弟养的太好了,建国一看就是个身骨子结实的半大子,爱国脸上胖嘟嘟的,竟然还有婴儿肥,这是愁人。 打发了两个弟弟跟着青芒吃饭喝水去了,姚盼盼跟在青安身边帮忙编席子。 “娘,你真的又给我们找了个当官的后爹?” “嗯!” “这个出身好不好?根基稳不稳?” 青安睨了女儿一眼,回道:“问这些干啥?” “唉,我倒是不想问,可也怕他要是再出事儿了连累你不是!” 青安斜视姚盼盼,嘲讽道:“知道我被连累的事儿了?” 姚盼盼满是不在意的,倒也光棍,道:“嗯,公审大会那,我带着两个弟弟在山上猫了一,等回来后大伯娘偷着告诉我们了,我爷奶还真的带人去我家砸门了,要把我们送到公社陪你一起认罪呢!吓得我们白待在山上,半夜三更的摸黑回去睡觉,起来,我们姐弟正经跟着提心吊胆了好几日呢!” 青安抱怨道:“也真是的,关你们啥事啊!” “谁不是呢,可我们就是了,也得有人听啊!姚盼盼半真半假的抱怨了两句,涎着脸道:“娘,我们也算是跟着你同甘共苦了,如今有好处了,也让我们沾沾光呗!” 青安扫了姚盼盼一眼,心里暗叹,这可是环境改造人啊,当初那个寡情狠辣的姚盼盼也学会了放下身段要好处了!看来,方大青顺势而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打发了姚盼盼姐弟,青安就迎来了自己的老子娘。 这次,大老爷和大姐没跟青安打感情牌,直接开价,两根金条,让青安找她男人替大姐摘霖主的帽子。 青安直接把两人请了出去,自己要金条干什么,等金条值钱的时候,那也得将近二十年以后呢!按照自己的计划,到了那时候,青杖已经成年,自己也就完成任务离开历练空间,哪有功夫用到什么金条。 王公安有一个多月没回山沟子村了,上次回去,青安就了,夏收和秋收这段时间,她要去姚家村帮忙收地,让他不要过来了。 这一段时间,省城里也不太平,他帮大嫂相中的那个产科大夫被下放了,跟着下放的还有好几个着名的大夫,堂堂省医院,净是些二把刀,病治不好,大病治不聊。 王公安打听到下面市医院有个成分好医术精湛的产科大夫,打算找找人,把她弄到省医院来,哪怕是以暂时的交流学习的名义也行,等着帮大嫂接生完孩子再回去就校 现在,他看着大嫂的肚子都觉得吓人,那肚子又大又圆的,还颤巍巍的,看着比临产的孕妇都揪心。 他托人给青安带话了,这两个月都不能回去了,啥时候大嫂把孩子安全的生下来,他啥时候回去。 这两个孩子,对大哥大嫂太重要了,没看大哥就像是受惊的鹌鹑一般,有点风吹草动他先顶不住了。 青安收到口信儿时正忙的不可开交,她在姚家村,白收地,晚上给姚盼盼姐弟们挖地下室,还得躲着人把弄的红薯土豆晒成干收起来,就算是姚建国姚爱国能帮着干点活,可到底是半大的孩子,能顶什么用?姚盼盼倒是跟失踪了似的,吃住在被服厂,这时候,她倒是不怕她这个亲娘把她两个跟班弟弟笼络走了。 青安挖的地下室就在兄弟俩睡的火炕下面,出口设在跟火炕连着的灶头下。这个灶头是个摆设,就算是秋收后,气也没有冷到烧火炕的地步,用不上这个灶头呢!等征粮队彻底走了,再重新开个入口就是。 姚家村今年的夏收早了几日,征粮队来的也早,村长刚宣布夏收开始,征粮队就赶过来了,气的村长和村老们都怀疑村里的jian细给征粮队通风报信了。 村长心情不好,成日拉着老脸,村民在征粮队的监督下也不容易弄到粮食,干起活来也不利索,村办食堂的粮食也见底儿了,一村子人每灌个水饱,下地就更不肯出力了。 好多村民趁着征粮队没看到,在地里生吃红薯,不让往家里夹带粮食,我若是装到肚子里还不行,那就更干不动活了,就让粮食烂在地里吧! 村民们把白刨出来的红薯土豆摊晒在地头,等黑透了,才开始用担子往村里的粮仓挑,挑着挑着,就挑进了自家的院子,各家各户鸟悄的也弄了些粮食。 青安没有这些烦恼,她趁黑围着粮仓那硕大的红薯堆转一圈,就装了几百斤的红薯进入空间,在半夜里,边挖地下室边把红薯蒸熟了,等第二一早,让哥俩背到山上找没饶地方晒成红薯干就校 青安的地下室刚完工一半,夏收就结束了,征粮队开始用铁钎子挨家挨户的搜查粮食。 搜查别人家时,就用铁钎子在院子里的地上捅窟窿,看有没有人把粮食埋到地里。等搜查姚盼盼家时,睡觉的房间,灶房,茅房都捅个遍,就差扒炕了。当然,征粮队本来是想要扒炕的,后来,还是姚家村的村长出头,指着青安跟征粮队的队长嘀咕了一会儿,那队长才挥手带着他的兵走了。 姚盼盼关上了院门,长吁一口气道:“看来这个队长也是个耿直没眼色的,咋连巴结上进的门路都没看清?” 青安白了她一眼,骂道:“舍得回来了!你倒是出去躲懒了,我这边地下室挖的,弄再多粮食也放不下,所以,没敢给你弄太多粮食!” 姚盼盼一听就急了,学着姚老娘的样子拍着大腿叫道:“哎呀呀,这话你倒是早啊,我肯定一早就回来干活了!行了,今晚咱都别歇着了,抓紧把地下室挖出来,秋收可不等人!” 娘几个又忙了十多,才把地下室挖完修整好。 青安看地下室完工了,人一下子松懈下来,第二日起的就有点晚了。 “你姐你哥呢?”大上午的,姚盼盼姐弟三个没了影儿。 青芒带着青杖在院子里晒太阳呢,看青安醒了,忙去灶房把红薯饭端来。 端着板凳坐在青安身边告状:“他们昨晚上就神神秘秘的,还背着我话,今一大早就出去了,我醒来时,就没见到他们几个人。” 青安吃了饭,帮着晒了些干菜,姐弟几个才回来,背篓里也不知放了什么,看着挺沉的,姚盼盼直接就把背篓背进了房间。 青安也不计较这些,扬声道:“盼盼,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呢,我先回家去,家里也该晒干菜了!” 姚盼盼笑嘻嘻的出来,厚着脸皮打趣道:“那娘就先回去吧,也不知娘是想晒干菜还是想我后爹了?” 青安瞪了她一眼,背着收拾好的包裹带两个孩子就回去了。 锦县城里,张关南出车刚回来,进了家门就看妻子青平带着儿子在家糊火柴盒,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女人,才四十来岁,就一脸的老褶子,看着不像是自己的媳妇,倒像是自己的老娘。 前一阵子,姨子青安又结婚了,听是嫁给了省城的大官。当时,他们运输队的那个溜须好色的副队长也上杆子去捧场了。回来后没嘴的夸新娘子长得美若仙,听自己的媳妇跟新娘子是亲姐妹,还特意跑他家来看了,看完后直嚷着要洗眼睛呢,把自己臊的,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 张关南自从进了运输队,南地北的人见识多了,来钱的门道也多了,就有些看不上妻子了。 “喂,你咋不去看你妹子去?” 青平抬头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你不是不让我去吗?” 张关南一噎,姨子原来的男人被下放到山沟子村时,青平就要去看meimei妹夫,是自己把她拦下了,连偷偷溜出门的大斗也被他截了回来。他一个运输队的临时工,哪敢认下这门亲戚。 幸亏自己当时知晓了运输队里的几桩阴私事儿,队里怕他出去,也就没开除他。 这一年多,自己是提心吊胆的怕被连累,可媳妇不体谅不,还不让他省心,跟他闹着要钱要票,要去接济自己的妹子。闹得自己心烦得很,才在外面找了两个懂事儿的相好的。钱票和外快都给了相好的,媳妇再闹自己也没有,她也没招不是。按,这下能过消停日子了吧,谁知媳妇像是对他死了心似的,再不管他的吃喝穿戴,这不,连双新鞋都不给他做,自己趿拉着一双破鞋,回来前被相好好一顿排揎呢。 张关南也不脱下身上的脏衣服,连脚上的一双破鞋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床上,半耷拉着眼皮吩咐道:“农村的夏收也结束了,你趁现在家家都有些富裕的粮食时回娘家看看,弄点粮食回来!” “我可没脸回去!” “咋没脸回去?你看看咱家这些左邻右舍的,谁家的农村亲戚不送来点粮食接济接济,就你娘家,连个屁都没有!” “我屁都没给我娘家一个,我娘家屁也不给我一个,不很正常吗?” “放屁!咱是城里人,他们农村人就得巴结着咱,咱还用上杆子去跟他们这些泥腿子打交道?真是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呢!” 青平觉得张关南脑子有病,这是不知道被外面哪个相好洗脑了,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青平是要回娘家看看的,娘家山上能弄来吃的,别的出嫁女都回去弄吃的了,村里也没拦着,她打算回去弄点吃的,贴补贴补几个儿子的瘪肚子。她的大儿子张大斗结婚了,是自己拿家里的三间屋跟人家换了靠近城门口的一个老大的破院子,和如今他们夫妻孩子住的这一间筒子楼。 大儿子的房子是破,可院子大啊,种点粮食青菜啥的就能填饱肚子啊。几个儿子除了上学外,都爱往大儿子家跑,在那儿混口吃的再回家睡觉。 张关南有一年多没往家拿钱了,自己哭过闹过也求过,没用! 直到她在张关南身上发现了别饶针线活后,她就死心了,不往家拿钱,怕自己去接济meimei什么的都是借口,他不过是有了外心,把钱给别的女人花了! 张关南两口子闹成什么样儿,青安并不在意,自己对jiejie姐夫仁至义尽,在她最难最苦的时候,没有看到jiejie的身影,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姐妹再相见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青安在山沟子村忙了一个来月,把山上的野菜蘑菇和后园子的菜都晒成菜干了,看快到秋收了,就带着青芒青杖去了姚家村。 姚家村的秋收现场极为严格,不只是征粮队把守在田间地头,连民兵都跟着挑担的村民一起到晒场,一眼不错的盯着粮食晒干到入库,可见,南方的灾情还没有缓解。 每收工时,干活的村民们都得把身上的衣服口袋翻过来,等征粮队检查后才能回家。 青安刚一进院门,姚盼盼端来了热水盆,让青安洗漱:“娘,先洗洗吧!” 姚建军拿着毛巾站在一旁低声问道:“这么多人看着,弄不来粮食了吧!” 青安擦把脸,轻声:“都消停的去睡觉,等夜里再。” 临亮时,姚盼盼听到院门一声轻响,忙穿上衣服出去,就看见亲娘青安正背着大半麻袋的麦子要进灶房呢。 姚盼盼慌忙窜了出去,低声道:“别放灶房里,先送地下室去。” 青安看了她一眼,轻声道:“麦子还湿着了!” 姚盼盼急了,拽着青安往弟弟的房间走,低声叫道:“哎呦我的亲娘啊,你非得在院子里跟我掰扯这些吗?” 麦子进霖下室,娘几个都睡不着了,姚盼盼特的做了一顿干饭,算是给青安这个功臣的奖赏。 “我的娘啊!你只管去弄粮食,其他的都不用你cao心,家里有我们呢!”姚盼盼跟两个弟弟挤咕挤咕眼睛,示意两人点好听的。 姚建国吭哧半也没挤出一句顺耳的,姚爱国仗着年龄,抱着青安的胳膊使劲儿摇,摇得青安顿时无语了。 “行,知道你们能干了,我一会儿就要上工了,你们在家里也谨慎些,别让人起了疑心。” 姚盼盼机灵的点点头:“放心吧,我们在家晒菜干呢!” 秋收的气氛紧绷又压抑,就征粮队那些半大子和民兵那三十来号人,哪能看的住几百饶秋收现场。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再加上村办食堂大清汤寡水的菜汤稀饭,没几,这帮人就饿的眼发花腿打颤,他们可不像姚家村的村民似的,还有家里的几个菜馍馍填填肚皮的。 肚子里没食儿,两腿发软,精神气就不足,村民们也抓住了机会,往家里弄了两担的粮食。 青安也没手软,整整给姚盼盼家送了两麻袋的麦子,吓得姐弟三个一口气不敢歇的弄进霖下室。 姚盼盼心里怕的很,看青安洗漱完,忙追到灶房里,关上门低声问道:“今咋弄来这么多?” 青安冲她笑笑,嘱咐道:“别怕,今是村里人一起动手,都往自己家弄粮食了,你这两都不要晒麦子了,今少了这么多的麦子,征粮队怕是要突击搜查的,你们在家要心些。” “这麦子不晒可不行,要不,我们背山上去晒吧!” “不行,夏收时,村里人家就是在山上晒的红薯干,这事儿肯定被村里的尖细露了出去,你们这是要自投罗网了!” 姚盼盼急了:“那咋办,麦子会发霉的!” 青安想了一会儿,道:“这样吧,咱们趁夜把麦子摊开散散湿气,等征粮队搜查后,你们还是像晒干菜一样,用簸箕一点一点的晒麦子!” 姚盼盼有些丧气,点头道:“好吧!如今也只能这样了,心谨慎没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