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28章 粮食危机 有效因应

第228章 粮食危机 有效因应

    第228章粮食危机有效因应

    谈完了要害部门的重要人事之建议方案,接着我们要谈紧急购粮一事。

    我说道:「在我军原先的规画中,是没有考虑到此地原住民的,而要命的是,此地的原住民是没有储粮习惯的,全都要由我军供给粮食。

    而原住民占我军统治区的人口数已超过五成,逼近五成五,因此只能寄望于清理缴获、向早期中华移民洽购余粮,并请财政部连络五商十行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紧急采购粮食的成效。

    虽然我已请各部准备在农闲时间,鼓励青壮出门打猎、鼓励老幼妇孺种菜、鼓励水师战士捕鱼以增加副食的给量,其实这些措施对于主食消耗量的减少,短期内并没有显著的帮助。

    至于是否应该启动紧急应变措施,开始限制性配给粮食,以免发生饥荒,导致无法收拾的后果。这点我是想都不敢想,也不忍心这么做,虽然我知道短时间内的饥饿影响健康很小,而且我有信心我军军民都会支持,共度难关,但我心难安呀!

    此外,此地的原住民其实是非常凶悍的,目前乖顺服从是因为我军不歧视人,而且保证劳动者就有所得。一旦减粮,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过去西班牙人曾想扩张吕宋地区的掌控范围,但是两次向北推进却都铩羽而归,双方都死伤惨重,西班牙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有日不落国的称号,说他们不会统治殖民地,还真是没人会相信。

    但在吕宋一百多年的统治,西班牙人确实只靠早期中华移民纳粮缴税,华人抗议税负过重动辄屠戮,但吕宋的原住民身无恒产,西班牙人一到他们就无影无踪,西班牙人一去,他们就都回来了,硬是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我是吃了秤头铁了心,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让大家都吃饱。我知道早期中华移民离乡背井,在外地讨生活,习惯上都一定有不少的存粮,我们可以依照市价加三成价购,告诉他们发财的机会只此一次,以后粮价将只会跌不可能再上涨了。

    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也一样,请五商十行放大胆地抢购,所有费用不论贵贱财政部一率买单。我军第四梯次撤退完毕之后,各部水师战船也将优先提供协助运粮。

    现在我们请郑部长说明,财政部因应此事的现况及成效如何。」

    郑部长说明:「财政部于九月四日安抵奎松市后,经过几天的忙乱,发现各部安置原住民的做法,就发现有问题了,九月七日与五商十行领袖曾定老、伍乞娘、龚孙观、龚妹娘等人会商之后。

    一致决议,唯有紧急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收购粮食,才可能渡过此次粮荒,因此五商十行的人员即开始动员准备,并于九月十日出发前往各国试探行情,据传回的消息颇为乐观,施将军亦非常配合。

    原留守的战船40艘将先全部出动运粮,只留快船及手榴弹、汽油弹、岸炮等防卫海疆,预定九月十六日出发前往各国运粮,之后因遇台风而延迟五天才出发,现预期越南、占城稻可于十月二、三日首次运抵国门。

    暹罗、柬埔寨等国粮食过去鲜少人问津,价格偏低,虽然距离稍远,但是划得来,因此将列为此次粮食采购的重点目标,当地亦有不少华人,沟通不成问题,将来亦可趁机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情况。

    总而言之,粮荒问题应该是有解了,但是主公指示其他各项,包括打猎、捕鱼、种菜、养殖等应该才是根本解决粮食自给自足的正确方法,仍宜持续推广,同时可让食物多样化,提升国民的体质。」

    我谢谢财政部对于粮食危机的有效因应措施,接着谈第二近卫军筹组及金库警卫部队的招募等事宜,我建议先从简单的金库警卫部队谈起。

    郑部长表示:「现在吕宋两市之缴获、施琅在马尼拉湾所有船只清缴结果、澳门缴获、海印寺古石岩洞金银等财物、郑芝龙藏宝、郑义捐银、中华债劵变卖所得等,均已陆续解送来财政部。

    现有澳门、吕宋缴获之货物无数,但尚未完成请点工作,所有的缴获,除非是有特别意义之国家重宝,否则均将陆续公开拍卖,尽量变现运用,以利国计民生。

    现在除国库运作所需及工商产业部、农业部四大行库开办资金外,均将解送中央银行作为纸钞发行准备金,详情将在首长会议中提会报告。至于有关各金库警卫部队的招募事宜,请李思忠司令报告。」

    李思忠司令报告:「由于金库属我军重地,金库警卫部队仍应为战斗部队,不同的只是这支部队属常驻性质,而且要求严格的纪律以及高度的忠诚度,因此我建议部队配属第一近卫军,以就近补给及管理。

    其组织方式亦建议比照老近卫军的组织结构,配合刺杀术之合搏战术以三人为一伍,其中一人兼任伍长;三个伍为一班,其中一人兼任班长,另一人兼任副班长,以班为最小的作战单位,共有九位战士。

    四班为一排,另设专任排长、副排长各一人,共有38位战士,其中军官两名;四排为一连,另设专任连长、副连长、辅导长各一人,共有117位战士,其中军官11名。

    11名军官,建议均由特种作战司令部定期轮调过来担任队职官,所以只需招募106位战士,若此建议可行,现已招募完成,而且都是老行伍。四个配备金库之部门各配置一个排的兵力,有双岗哨亦有巡逻哨。

    11名军官则要经常出巡,成为不定点不定时的游动哨,一方面防止敌人趁隙渗透,另一方面督察我方哨兵战士之勤惰,如此则可谓固若金汤,连部将设在中央银行。」

    我说道:「这个配置可谓面面俱到,只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需要轮班,一个连的兵力是否足够,可不要让战士们过劳了,但可先试行一段时日,请李司令随时过来看顾,若有需要就增派一个排的人手,当作轮休用之预备排。

    此外,特种作战司令部尚未成立,因此有两个月的空档期,须请第一近卫军抽派军官暂代。并请随时以四级战备等级处理,限制金库附近人员之出入,轮休人员须告知去处及联络方式。」

    接下来谈第二近卫军筹组现况,由李思忠司令报告:「自从本月初主公发布消息准备筹组第二近卫军,将由各部抽调年龄在35岁以下,至少服役五年以上,而且至少参加三次战役以上的菁英六千人。

    并搭配愿意提早投效军旅,年龄满18岁的中华青年营学生50人,以老带新组成第二近卫军,驻守新达市随时准备出征。各部报名者踊跃,均已由各部自行筛选,现在战士人员名单已确定。

    但是各部反映,需再等一个半月才能来报到,原因是战士们目前都已在各屯垦区、聚落工作中,暂时抽调不出来,最少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甄选、训练一般保安警卫,并做好工作交接、互相重迭十天左右才能来报到。

    此外,仿照第一近卫军编制,合计一个军的编制为10,012人。目前超编69人,其原因有二,首先财政部收拢之精锐战士是4019人,并不是四千整。

    其次是中华青年营学生50人,原先并未计入员额之内,我想还是公平对待,不要有差别待遇,对团体、对他们都比较好。

    由于一个满额军的战士员额是13,914位,其中可另设训练营以招募三个营的新兵,另外加上一个医务连,所以超编的69人将编入训练营,作为训练营的骨干教官。

    至于全军所需兵器及锱重连、锱重营所需之牛只、马匹、衣物、药物、铁器、兵器、维修工具、枪炮、弹药及运输车辆如单轮鸡公交车、双轮推车、双轮拉车、及四轮牛车等,财政部已同意优先购置新品供应,将可在一个月内办妥。」

    此时蔡副军长德忠也已在座,我首先表示:「对于李司令筹组第二近卫军的进度感到满意,对于李司令的能力感到钦佩,对于各部的全力配合深感佩服与感谢之情。

    在李司令的报告中我也发现一个插曲,我军的财政专家郑部长,对于钱粮之事锱珠必较,精准异常,又能运筹帷幄,图难于易,洞察时势,早谋机先,我军若能渡过此次粮食危机,郑部长当居首功。

    但是郑部长显然对于行军cao练、战阵之事显然不太在行,居然半年来一直都少报了19个诺大个人头,所以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汉川草庐.史籍.战国策.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中有一句话:『……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所以每个人只要知其所长,避其所短,就可以发挥才能,贡献国家社会,不必气馁。

    现在我对于李司令有关筹组第二近卫军的报告有三项结论,讨论通过后通告全军实施,将在下次首长会议中请求追认:

    一、兹聘第一近卫军蔡副军长德忠为第二近卫军军长,李司令思忠为政务副军长,释觉音为事务副军长,另请方军长提升一位原僧兵为第一近卫军事务副军长。

    二、第二近卫军军官应有一半由第一近卫军平调过来,所留空缺由其部下升任藉以激励士气。尤其是师、团级主管,以由第一近卫军平调过来为宜。基层主管及非主管之战士则以轮调三分之一为原则。

    三、即日起第二近卫军成军,先与第一近卫军共享营舍、共同训练一个半月,一个半月后,第二近卫军即往新达市移动,以行军演习方式,锻炼战士体能。希望到达新达市时,全军已报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