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王师北定在线阅读 - 第202章 得定法要 首重次第

第202章 得定法要 首重次第

    第202章得定法要首重次第

    晚上我邀方知府与我一同入住保留给我的专属房间,方知府犹豫一下还是爽快的答应了。上了床之后,方知府感慨的说道:「原来数学是一门实实在在,有血有rou的学问,谣言害死人呀!」

    我说道:「伯父现在有了书包,首先只要把九九表背熟,之后依照例题跟着做,做到四则运算,以后需要计算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也就不必假手他人了。将来我们会开设成人夜间进修班,做有系统的教学,这门学问就毫无神秘可言了。」

    我问方知府:「明天伯父准备怎么回去新洛特-加龙省别自治市?」

    方知府回答:「我准备沿着河道以东十里左右的平原,一路走回去,只有二十余里,约一个半时辰可到。因为阿格诺河河道附近,以及河道以东二十里左右的平原我都走过了,此次正好从中间穿过,可以进一步熟悉附近的环境。」

    我说道:「过去那一带原住民不少,现在应该都已收容在屯垦区内了,一路上既无河川阻路,亦无山坡丘陵,平坦好走,只要避开几个洼地就行,预祝伯父旅途愉快了。」

    次日晨起,侯嘉亮、霍震、方志斌、三位原传令官等六名卫士已笑嘻嘻的在门口等候,六名卫士都被安排入住招待所,显然对于昨晚住宿的条件很是满意。

    我问大家:「高兴甚么?说来听听,分享一下吧!」侯嘉亮说道:「不得不佩服主公的见识,浴厕与卧室分开实在太美妙了,睡起觉来干爽舒适不说,而且微风随窗入,只闻花草香。」

    我说道:「浴厕与卧室分开将是未来我军推行、普及新观念的项目之一,过去国人有许多毛病都与此有关,譬如肺的各种毛病、关节炎以及风湿病等,所以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今天我们不练武免得扰人清梦,我们从南侧外围绕到北侧,我记得快船将到达此处之前约二里,也有一处废弃的旧河道,我们去观察一下再绕回来,总行程不到15里,每个人都要跟上。」

    其实这里离西边的三描礼士山脉只有约20里,山势高耸,该山脉是吕宋岛西部的一座大山脉,分隔吕宋的中央平原和南中国海,最南处达到巴丹半岛,包围马尼拉湾,最北处达到林加延半岛,包围林加延湾,直线距离约400里。

    这里的东边是吕宋的中央山脉,距离约有200里之遥,远眺东边只有中央山脉隐隐约约的山形,这里也是中央平原最宽的地方,宽度超过220里,从这里一直到新塔市都是如此的宽广,放眼看去令人心旷神怡。

    出了园区绕到西侧,再转向往北的方向沿着园区外墙继续慢跑,这里离三描礼士山脉不到20里,事实上已可算是该山脉的山脚下,在新塔市的正西方100里处是三描礼士山脉的最高峰,山名就直接称名为「高峰」。

    该山脉的南方约100里处,距离新南市西方约70里处,有一座具有危险性的活火山,也是三描礼士山脉唯一的活火山,名叫皮纳图博山,该地属黄公爷的驻地,我已在月初会面时提醒过黄公爷,火山方圆三十里内不要接近、不要住人就不会有危险,我还请大家要交代下去,并希代代相传,不要忘了。

    过了金门分校北端约二里处,就看到一处由大自然把它废弃的旧河道,面积比金门分校园区略小,约50甲地,做为一个农业改良试验所是刚刚好,而且引水灌溉方便,只是地势高亢,长年来落叶少,不易积聚养分,土质略显贫瘠,是其唯一的缺点。

    在旧河道区转了一圈,只有临河道之处有厚厚的沉积层,土壤相当的肥沃,其他地区则都是一样的贫瘠。

    我们看完之后就掉头往回跑,回到招待所时已将近起床时刻,各人回房收拾行李,准备天色一亮就要启程前往新塔市,因为往下的河道宽窄不一,弯弯曲曲,而且逆流而上有将近百里的行程,若不提早出发,天黑之前不见得能赶到目的地。

    回到房间,方知府也刚起床没多久,我告知我们的行程,互道珍重,若有需要协助之处请随时告知,特别行政区是个创举,有问题要马上解决,可不要磕磕碰碰的,失去原先提升效能的初衷。

    梳洗后我提起简单行李,请方知府留步后,随即往外走,六名卫士也已束装妥当在门口等候。

    一行七人走到渡口,一看乖乖不得了,黑压压的都是人头,有参将陈琪将军率领的近百名施工人员,有分校主任陈兴率领教育长刘祥、男生宿舍舍监李谋、杨奉先,女生宿舍舍监董重民,护卫营千总黄志强等一干教职员及它们率领的二百多名学生,总共有三百多人。

    军歌声适时响起,每个人都放声嘶喊,真是鬼哭神号,但是太用力了,反而不怎么能显出雄壮威武,但是大家都不管不顾,使劲地唱,把心中的话,化做呼喊声叫出来。

    方知府也随后跟过来,说道:「老夫活了这把年纪,却还第一次看到这么感人的场面,你们父子俩人行事风格迥然不同,各自成一家,足以千秋不朽,而号召力却不分上下,只可惜了陈总舵主屈身于东宁,却有志难伸呀!」

    我向众人拱手团团一揖,随即转身上船,向众人挥挥手,并以狮子吼叫道:「请大家珍重!谢谢大家相送,都回去睡个回笼觉吧!」众人哈哈大笑,冲淡了不少离别感伤的情绪。天都亮了,若真的都回去睡回笼觉,给校长知道了肯定是不喜的。

    快船加速往前行,但见两岸杂草丛生,绿意盎然,其间有高大的乔木,也有成丛的灌木,都长得欣欣向荣,在在显示它的水土润泽,土壤肥沃,却无阡陌交通的农田,亦无鸡犬相闻的农家。

    此地已深入吕宋中央平原百里以上,早期的中华移民大多不敢深入内陆太远,因此都无耕作的痕迹,只可惜了这一大片令人心情愉悦,绿油油的良田美地。

    左右无事,我请三位原传令官到船舱来,询问修习内功的入门功夫,观呼吸法门的进境。

    在原始佛教中,业师只有主动教导各法门的修习方法,并不主动询问弟子的进境。

    业师只有在弟子有问题相询时,从而得知弟子的进境以及是否有困难,再加以指导,以协助弟子突破瓶颈。而且弟子有问题相询时,两人并不面对面交谈,通常是背对背,一个问一个答,询答完毕,弟子静静地离去,也不必打招呼。

    依据清静道论的说明,这种作法使得业师与弟子之间只有对于佛法的讨论,不涉及个人对于佛法领悟能力,也不对于弟子修行的勤惰表示意见,弟子愿意来询问表示他有问题需要协助,业师只针对问题协助解决即可,其它都属于个人问题,由个人自行调整即可。

    双方不面对面交谈,就看不出表情上的喜怒哀乐,有助于继续深谈,也有助于维持心理的平静。询答完毕,弟子静静地离去,双方继续各人的修行,心情不起波澜,也有助于迅速恢复交谈前的境界。

    但是已经过去了六天,三位原传令官不可能都没有疑问呀!我想可能是因为怕打扰我吧,所以我只好询问三位,目前有甚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来了,其中一位问道:「平常都没有甚么杂念,为何一修习,杂念就纷至沓来,绵绵不绝。」

    我回答道:「当你开始用心修行时,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是如此的不能捉摸,难以掌握,杂念就像江河、瀑布,又像罗网使你脱身不得。这就是你天天与它为伍的心,一颗放荡不羁,不受约束的心,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尽量的去驯服它。

    当你发现你的心利用杂念把你带走了,你再把它领回来就是了,也不必为此懊恼、生气。过不到片刻你发现你的心又跑开了,你还是一样,很有耐心的把它领回来,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的心再也不会轻易跑开了,这时表示,你已慢慢地能驯服你的心了。」

    第二个问题由另外一位问道:「空气是如此轻柔之物,呼吸之吸与呼之间的温度变化又如此的细微,我经常无法观察到呼吸,因此每次都是跟一下就把它给跟丢了,实在是很没用,辜负了主公辛苦的教导,真惭愧呀!」

    我回答道:「观呼吸法门其实总共有十六个步骤,但是到得定只需要修习到第三步骤即可达成,我现在教各位的是第一个步骤,这个步骤在修习时又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经常无法观察到呼吸,即使跟到了,也跟不了多久,一下就把它跟丢了,就像各位现在的情形一样。碰到这种情况,只要更加用心继续修习就是,悟性特好的人,全心全意的修习,最少要二个月之久,才能跨越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呼吸,而且一跟就可以跟很久,这时心里会有喜乐的觉受产生,修习就不是一件苦差事,它也会伴随着喜乐。

    第三个阶段是,又观察不到呼吸了,很多的修行者以为,自己辛辛苦苦修习的结果,却不知为何却退步了,又惊慌又懊恼。大乘佛法里地位非常崇高的论藏《成实论》,就认为这是修行者退转了,要补救很难!此一论点与原始佛法的认知不同。

    其实这正是你已修习到第三个阶段的情境,因为到这个阶段,你的呼吸细微,你的觉受收敛了,所以你又观察不到呼吸了。这时我会恭喜你,并教你第二个步骤。悟性特好的人,全心全意的修习,要到达第三个阶段,最少要三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