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mama的办法1
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的状态。 护士阿姨显得慌乱无措,差点爆粗口:没有谁家的孩子像你们家孩子这样,不配合还专搞破坏的。 “小谷,你乖一点不行吗?”见给人添了麻烦,小谷mama焦虑地说教起儿子。 听见儿媳妇这个话,小谷奶奶完全不赞成,反而是先指责了在场的护士:“你说你干嘛呢你?他是小孩子,本来就怕,你这样搞,他能不更怕吗?” 被骂的护士瞅了小谷奶奶一眼。 小谷奶奶两只圆眼瞪着对方。 “这样吧,我回头和大夫说一声,要不你这孩子不抽血了。”护士转身回办公室里去和儿科大夫说。 听到这话,小谷mama立马喊了起来:“哎,别走,没事,同志,你抽血,我按着他手。” “她抽都抽不好,你叫她回来做什么?没见她把这孩子吓得吗?”小谷奶奶对着儿媳妇再次一顿训斥,“找个好一点的护士。我看她年纪还不够,没有什么经验。” 护士听了这话硬是没声,估计是像小谷奶奶这种科病人的家长见过了,知道小谷奶奶这种人是什么脾气。 小谷mama见人家真的进了办公室里要大夫别管了,可急了,回头和小谷奶奶怼起话来:“妈,你这样说,人家真不管了我们的孩子了,要怎么办?” “真不管?他们敢不管吗?人生病了都到他们医院来了,他们不是大夫和护士吗?敢不管?”小谷奶奶按着自己的理说道。 或许是听见了小谷奶奶的话,旁边一娃子的家长同样对着给自己孩子打针的护士说了起来:“你这个针打了半天都没有打进去,你别打了,找大夫来。” 周围有带孩子的家长,叽叽咕咕着。有的说东,有的说西。有的显然支持小谷奶奶的话,有的觉得这样不太好。医患矛盾,最终最受伤的是患者本身。小谷mama的顾虑才是真的。要是家长难缠,人家大夫出于顾忌肯定不敢给积极的治疗策略了。 说到底,不能说全是孩子家长的错。因为医患起矛盾的正是这样一个困局,无论家长孩子或是医务人员都要面对孩子打针难的难题。 宁云夕想着,到底这个年代和未来不一样。对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这个年代在国内是落后的,不争的事实导致临床医学的困境。要是在国外,这时候医院里的颜色早不像国内基本都是白色的世界了。尤其是儿科,病房环境涂抹上丰富的颜色,设立儿童病人专用的游乐区,医护人员都不穿白色衣服,有助于缓解儿童患者的心理紧张。 同样身为母亲,看着小谷mama这会儿的无助,宁云夕心痛着。想着要怎么办时,记起了自己儿子带的小书包,小书包在丈夫手里。 刚好孟晨浩给部队打完电话回来了,手里正是拎着儿子的小书包。 宁云夕接过儿子的书包,拉开拉链,拿出儿子塞在书包里头的玩具。 “mama。”磊磊咽着口水儿,刚才看到针他也怕怕,躲到mama和医生哥哥后面去了。 林尚贤不得不把他拉出来说:“磊磊,你要鼓励自己的朋友,叫他要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