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行健之民国传奇在线阅读 - 第六十章 长春的枪声

第六十章 长春的枪声

    李天行回到教室外面,等到散学,元魁、顺子、元英都陆陆续续出来了,看到他都很高兴。

    李天行问元英:“秀儿呢,怎么不见她?”

    元英还没说话,元魁抢着说:“还能去哪儿,肯定在等穆云平,她早不跟我们一起走了!舅舅,咱们就在这等,一会儿准能见到那个穆云平。看这回秀儿还不老实交代!”

    正说着,就看到秀儿和一个男学生一起走过来,秀儿正低头看着一张纸,男学生好像在说什么。

    顺子马上说:“看,说曹cao曹cao就到了!”

    穆云平远远望见了李天行几个人,转头对秀儿说了什么,秀儿抬头看到他们,有些不自然,但还是迎上来说:“大哥,你今天怎么来了?”

    李天行说:“我来拜访文先生,顺便接你们回去。”然后笑着对旁边穆云平点头示意。

    穆云平惊讶地说:“哦,原来你就是秦秀的大哥!怪不得刚才你接球传球都那么准!你的事我听秦秀说了,我以为这样的人都是传说,今天可是见识了!”

    顺子忙问:“你见识什么了?什么接球传球的,你们还一起打球了?”

    穆云平说了刚才的事,顺子撇撇嘴说:“这就叫见识啊!你也太小看我大哥了!你还不知道我大哥……”刚说到这,就看到李天行眼睛严厉地看了他一眼,马上知道厉害,住嘴不言了。

    穆云平恭敬地说:“李大哥,我叫穆云平。你好!”

    李天行笑着拱手:“幸会!今天我们见了三面,看来是有缘!你家在哪儿,我送你回家吧!“

    穆云平忙说:“谢谢李大哥!不用了,我家不远,我自己回去就行了!那我就先走了。再见!”

    几个人上了车,秀儿红着脸不说话。顺子刚开口说了半句话,就让李天行截住了:“顺子,做人最忌讳自大和炫耀,你都忘了么?回去罚你站桩一个时辰!站完了再吃饭!”

    顺子立刻跟打蔫的茄子似的,不敢开口了。元魁和元英在旁边挤眉弄眼地故意逗他,恨得顺子咬着后槽牙心里骂个不停。

    李天行突然问:“你们刚才说穆云平是救国社的主席,救国社是个什么组织?”

    元英和元魁马上兴致勃勃地介绍说:“就是组织学生学习军事,要是打起仗来,我们也能上阵杀敌!”

    “我们救国社的成员多极了,全校有一大半都是。男同学主要练习站队、格斗、侦查什么的,女同学就学习救护、宣传什么的。”

    “你们也是救国社的?”天行问。

    “当然!我们还是重要成员!你可不知道,我们都是教官,就连小姨,也是教官,同学们都说她是当代‘梁红玉’!她的飞镖指哪儿打哪儿,真神了!”

    “顺子的轻功也把大家都震了!飞檐走壁!当然,比舅舅还差些!”

    “你们也不赖,都是大哥教得好!”顺子趁机讨好。

    “他们都叫我们是‘民国四侠’!嘿嘿,当然不能跟舅舅比,舅舅是民国第一豪侠!”

    “你们都想跟着顺子去站桩么?嘴甜没用!”李天行故意板着脸说。

    秀儿突然开口了:“大哥,你能来救国社当我们的总教官么?要是有你在,大家一定会更有成效!”

    元魁等人赶紧附和。

    李天行略想了想说:“军事我不懂,教你们格斗的一些方法还是可以的。”他话音刚落,后面几个小子就大声欢呼起来,声音快把车顶都掀翻了!

    元魁坐在秀儿的后面,还伸手拍了她的肩头一下,说:“小姨,你太伟大了,我记你一大功!”

    李天行等他们安静下来,又说:“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你们都要收起炫耀之心,否则我可不客气!”

    顺子忙说:“知道了,大哥。我回去一定好好站桩,好好反省!”

    李天行总算有个正经事做,嘴角露出笑意。

    名扬江湖的“镇三关”李天行做了救国社首席总教头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校园,救国社的成员立刻激增,连外校的学生也跑过来报名。等李天行第一天站到cao场上一看就傻了眼,大家密密麻麻地站满了cao场,还有一大群围观的。

    李天行只好对穆云平说:“这样子,我没法教。要不,我们把人分成几拨,按照他们的自身条件,有基本功的,和完全没有基本功的要分开。这样我好根据不用程度来教。”穆云平赶忙让顺子等几个教官给这些人分队。

    趁这个空档,李天行和穆云平聊了一会儿。李天行问:“这个救国社是你创办的?”

    “不是,是文先生创办的。我的前任学长已经毕业了,我是刚刚接替他不久的。”穆云平回答。

    “可惜,在这样一个国家危难的时候,连你们这些学生都不能安心学习!”李天行感慨地说。

    “虽然耽误了学业,可是也正是这样的时代,才能把我们锻炼成有责任敢担当的社会公民!我们虽然不能选择时代,可是我们能不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感!也没什么可遗憾的!”虽然穆云平语调平静,但李天行听出了他的铁骨铮铮,很是赞赏。

    “你觉得中日战争还会远吗?”李天行问。

    穆云平脸色凝重地说:“日本人最近演习频繁,还屡有挑衅之意。我看日军是蠢蠢欲动!可是我们还在自己人打自己人!东北军大部进入关内,关外空虚,让人有机可乘!老百姓的俗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们自己不争气,这分明是在挑战强盗克制自己的极限!”

    李天行点点头,又问:“那你认为中日之战,谁的胜算大?”

    穆云平不假思索地说:“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从倭奴小国一跃成为经济、军事上的大国。若论经济军事实力,中国的确差很多。但是日本这个民族是个典型的寄生民族,谁强大就学谁,却学表不学里,就是再强大也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他们的祖先学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只学去了皮毛,比如从文字、礼仪、到做事勤恳求精的态度,可是却把一本《三国》捧得至高无上,骨子里信奉持强凌弱和不择手段!其实,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就在于通晓天道、顺天爱人。现在,他们学习欧洲和美国,学来了各种科学技术,可惜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精神,却根本不屑一顾,还在宣扬那种殉道式的愚忠。这样的民族没有灵魂和后蓄力!老子有云‘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天地之威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妄想‘蛇吞象’的弹丸之国。中国虽弱,却不可欺!日本再强,夜郎自大,妄动刀戈,绝不可能持久。”

    李天行听得心潮澎湃,不由得问道:“你对《道德经》颇有感悟?”

    “我个人的看法,若能通晓《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的精华要义,便可以天人合一,通达万事。可惜我虽然将《道德经》倒背如流,却不敢说能尽皆领悟。至于《黄帝内经》,实在惭愧,只是粗通而已。”

    李天行没想到,和穆云平的契合点竟然是《道德经》,于是两人由此开始,探讨起《道德经》,不觉之中,彼此惺惺相惜,引为莫逆。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一封请柬送到元公馆,李天行一看,急急和老梁打了招呼,往于世昌的府第而去。令他意外的是,这个大宅院,如今仅剩一个老仆。

    落座之后,李天行忍不住说:“于世伯,您要走了吗?去哪里?”

    于世昌说:“我曾经给你讲过,我原是武当之人,羁留于俗世久矣,因为有家人的羁绊,迟迟不能回去。如今,夫人离世,孩子也已经成人,我没什么可以留恋的。几天前,孩子们迁往南方,我也要回武当山了。临走前,特意叫你来,有些事情要交代给你。”说完,指着桌上的一个托盘,里面是几本书,一柄古剑,对他说:“天行,你的人品和武功实属难得。我把我所修习的武当心法传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助益。另外,这把古剑,是当年我的恩师所赐,留给你做个念想吧!”

    李天行心里既感激,又难过,站起来,双膝跪倒:“我虽不是老先生的徒弟,但在我的心里,一直视您为恩师。您的教诲,天行终生不忘,请受我一拜!”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虽然李天行不敢强求拜师,但行的却是对师父的拜礼。

    于世昌上前扶起他,感动地说:“好,我受你这一拜,你就是我的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