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章:千古潮头取大名
这歌儿乃杨峥与胡滢一次酒后随口所唱,胡滢喜欢这曲子破带几分警示的味道,便默默记在了心,他记忆力极好,便是当日杨峥所唱的曲调也一并记了下来,众官儿虽觉得胡滢一把年纪,站在金銮殿没羞没臊的唱曲子,着实失了读书人的体统,但曲子经过他的口唱出来,那股苍凉且看破一切的感觉,让众官儿心头不由得的一动,离得近的杨善、顾佐竟忍不住低声吟了几句。 皇帝本有几分不悦,可听这曲子颇有几分警示世人的意味,面神色顿时缓和了不少,道:“胡爱卿此举是何意?” 胡滢收了嬉笑的脸面,一本正经的道:“回禀皇,老臣只想告诉诸位大人,这世间的事儿如歌儿里唱的,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咱大明与鞑子争斗了将近百年,再大仇,再深的怨也差不多化解了,再说了,本朝洪武爷夺的是铁木真的江山,要报仇也该是黄金家族才对,怎么也轮不到可怜的牧民,咱得恩怨分明才是,总不能把这点不起眼的恩怨苦苦纠结个没完没了,我想算我朝太祖皇帝看了杨大人这道奏折,也会一口答应的。” 皇帝见三位重臣虽争论不休,但结果还是合乎他的心意,嗯了声又扫视其余的官员,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低声议论了几声,朝堂之便热闹了起来,可迟迟没有人说话,官小的没有说话的机会,官大的诸多顾虑,犹豫不前,竟让皇帝的话停了许久。 皇帝等了半天,不见群臣表态,便不再看向他们,把目光看向了三杨,沉吟了一会儿,道:“杨爱卿如何看?” 此话一出,众官儿也停止了议论,纷纷将目光看向了三杨,而重点是落在了首辅杨士的脸,等待他的答案。 次辅杨荣与杨溥的争论,一早传出了六部,通过六部又传到了武百官的耳朵里,知晓二人是一个赞同,一个反对,唯独首辅大人态度不明朗,此时他的决定,无疑是决定这件事的尘埃落定关键了。 对于这样的大场面,杨士不知见了多少,早已养成了一副从容不迫的神态,只见他缓缓从怀摸出一道奏折来,缓缓展开道:“照得虏马入寇、常在秋高、计月之期、每数月圆。今年闰月或以六月即为七月。近者两子奴寇浆亦以六月二十一年六月入寇山西亦其时证、臣今阅视诸关、备采众议、倒马紫荆、最为紧要、葢二关山势虽称险绝。有河流山形紏乱各该隘口。随险分兵。势分力弱。恐难持久。且外恃宣大犄角。势又在人。密迩京师。易为震动。此其紧要之大畧也。若夫龙泉之守。外有平刑。故关之冲。必由雁塞。距其地里。平刑至龙泉。不下三百余里。山势联络。鲜民居。抢掠无以为藉食之资。险阻必困踣恃长之骑。以此争锋。非计之得。兵有胜筭。必我之利也。山西二关。万一可入。泽潞汾沁。足以四驰。而谓东犯太行之地。以当守险之兵。势既纡回。时应躭阁。虏人狡黠。志在抢掠。或不出此。又况山西连年修守。俱有次第。似可无虞乎。龙泉故关。紧要次之。此其大畧也。查得先奉钦依修筑墙堑、近该臣查勘完者巳十之九、其不完者计以六月之、俱可报完、守有依凭、若无人拒列、金城汤池、有不可恃为固者、况区区墙堑乎。故常守之外、酌量险易。加之防守之兵。若徒拘于守。势分力弱。有难可恃以久者。爰分拨将领。相以地形。责以应援之效。谋协众议。亦以佥同。不敢自专以误认使、臣之责也。查得本年三月十八日前廵抚都御史郑重巳咨行总督侍郎翁万达于宣府镇摘拨兵马三千、在旧保安州岔道堡驻札、专应援马水口、再摘拨大同镇人马三千、在平刑关驻札、专应援吴王口、仍摘拨别镇人马三千、在广昌县驻札、专应援浮图峪插箭岭等处、但臣查得旧保安州桃花堡、与岔道堡相去马水口尤近。相应改移驻札应援。又查得白羊口与臣所属地方相近。计去京师。路实咫尺势尤紧要。亦须周防。亦当添兵以防意外之患。如蒙敕下兵部再加查议请、更乞天语丁宁、宣大将臣、并行总督抚各臣、柦准咨议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