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燕都水监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四章 魂归故园

第一百零四章 魂归故园

    从空中俯瞰奉天城,最亮的那一部分是皇城,其次是宫城。刘家祖宅也就是世袭庆国公府,就在紧邻宫城朱雀门的兴庆坊内。

    按照老祖刘英的指点,刘浪丝毫不用担心走错和迷路。奉天城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横平竖直规矩整齐,你只需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个方向,然后顺着那条路一直朝那个方向走就可以了。

    虽然外城不如宫城和皇城明亮,但纵横交错的街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座石制街灯,天黑之前由更夫点亮并维护,直至日出之前。再加上巡街的武侯和打更的更夫也都是打着灯笼的,所以外城的街道上并不黑暗。刘浪出了崇文坊顺着朱雀大街飞到朱雀门附近,再向右一拐就进了兴庆坊。没飞多远眼前就出现了一座占据了多半个兴庆坊的大宅院,老祖说这就是刘家老宅,敕建开国世袭庆国公府。

    在刘英之前,这座府邸叫做敕建开国庆国公府,刘英战死狼山之后才加了世袭二字。

    这一路上,刘浪刻意缓缓飞行,好让老祖的残魂能够看清他朝思暮想的奉天。当飞到庆国公府上空时,刘浪更是绕着偌大的故园飞了好几圈。

    “到家了,到家了。爹、娘、不孝儿刘英回来啦。慧娘,为夫回来了。旭儿,爹回来了,你们在哪啊?”

    老祖的声音里带着更咽,几百年前刘英离家时,他的爹娘还在,儿子刘旭才刚四岁,那时的刘英意气风发,是大燕最年轻的半步玄境强者,是当时最有望成为天境强者的存在,也是令各国羡慕不已的一代人杰。谁知去时跃马扬鞭,归来一缕残魂。爷娘早已作古,就连妻子也早就不知道轮回几世了。故园还在,斯人已逝,怎不让刘英伤感。

    不要说刘英,就连刘浪的心里都被一种说不清楚的酸楚和温暖塞满。他知道,这酸楚和温暖加在一起,就是乡愁。他也知道,这才是自己的根,自己的老家。

    “浪娃,去那里吧,那是怀英堂,也就是咱家的家庙,里面供奉的是咱们刘家先祖的神位。去吧,去拜一拜,然后把我留在那吧。浪娃,你现在的境阶已经超过了老祖当年,老祖也帮不了你什么了,今后刘家就靠你了。别忘了去狼山,找回我的骸骨,归葬祖坟。到那时,我也就真的可以安息了。”

    “老祖,浪娃舍不得你。”

    “傻孩子,有一辈子的夫妻,却不见一辈子的父子,父子都不能相伴一辈子,何况我这半缕残魂呢。好啦,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就按我说的做吧。我又没去别处,这不是回家了嘛。莫哭,想老祖了就来看看我。”

    “嗯。”

    刘浪缓缓落地,他整理了衣衫之后迈步走向怀英堂正门。夜虽深沉,但怀英堂内却很明亮。刘浪在门外就能看见正堂中那巨大的神龛,和一排排一列列排成山一样的牌位。每个牌位前都点着一盏长明灯,正因为有了这些长明灯,才让整个怀英堂显得很是明亮。

    刘浪稳步向前,虽然他知道周围的黑暗中隐藏着很多人,其中也不乏术修和武修强者,但他们身上散发出了气息里没有敌意,只有亲切。

    刘浪登上宽阔的台阶,只见刘泽双手托着一个木盘正在那里等他。

    “咱家的规矩,祭拜先祖必须布衣草鞋,身上不得有任何金银玉器。阿浪,大哥帮你换上。”

    “多谢大哥。”

    当朝首辅,堂堂世袭庆国公家里不是没有侍女,但这一刻只能由刘浪嫡亲的长辈或者兄长来给他更衣。这没什么好说的,大家族的规矩就是如此,男丁才是正根传人。

    换上布衣草鞋之后,刘泽退后几步拱手说道:“侄儿刘泽恭迎叔父、婶母、浪弟归家。”

    “恭迎叔父、婶母、浪弟归家。”

    黑暗中传来整齐地声音,刘浪快速扫视一遍后,发现这些人都是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而且人数绝对不超过三十个。

    “自狼山大战之后,咱家人丁就不是很旺了。当年随老祖出征的,多达七十余位,全是我刘家的精英。那一战,一个都没回来。咱们的父辈,如今只剩我爹,你大伯了。同辈人,全在这了。”刘泽说。

    “刘浪,代家父家母谢过各位兄弟。”

    刘浪转身向东西两厢各施一礼。

    众人齐答:“兄弟客气了。”

    “各位兄弟,以后在家时,比我年长的唤我一声阿浪,比我年幼的唤我一声浪哥,以后阳泉侯府也是你们的家。”

    “多谢阿浪,浪哥。”

    刘泽拍拍刘浪的肩膀,随后指了指正堂。刘浪和刘泽牵着手一同迈过高高的门槛,在他们身后,近三十个布衣草鞋的兄弟聚拢过来,紧随兄弟二人身后。

    怀英堂的神龛上的牌位堆成了山。最上面的是刘家太祖的牌位,然后按照年代辈分一层层地往下摆。刘浪的眼神很好,一眼就看见中间那一层的正中间那个位置上的刘英的牌位。刘英的牌位不仅大而且用龙纹装饰,牌位的颜色也是蓝底金字。这说明,这个牌位是御赐敕建,出自皇家之手,应该是当时的皇帝给刘家的哀荣。难怪刘家的头衔上加了世袭二字,只看刘英牌位的规格,那都相当于亲王级别了。

    堂内明亮肃穆,没有半点声音。巨大的供桌前的蒲团上跪着一位布衣草鞋的老人,正低着头仔细地刻着一个牌位。

    刘浪看了一眼刘泽,刘泽冲他点点头,示意他过去见礼。

    “侄儿刘浪,拜见大伯。”

    “回来啦。跪那,挨着大伯跪那。”

    “是。”

    刘文静将手中牌位递给刘浪。

    “一直以来呀,大伯都觉得你爹会有一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啊,一定还是像从前一样唤我一声大哥,随后嬉皮笑脸地说饿了让我赶紧给他准备饭菜。所以,大伯一直没给你爹制作牌位。前几日,听泽儿说你回来了,可你爹你娘没回。大伯就知道,你爹和你娘再也回不来了。”

    刘浪的眼泪扑簌簌地落下。这一刻,他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过去。这一刻,他才真正融进了这个时代,这个世界,这个家族。

    “大伯亲手刻的,你用树漆把你爹的名讳描上颜色,这是你身为人子应该做的,不能假手他人。”

    “是。”

    黑色的树漆带着股淡淡的苦味,恰似此刻所有人的心绪。刘浪仔细描好父亲的名讳,又轻轻吹干。

    “泽儿,领着你弟弟,请你叔父归位。”

    “是。”

    刘泽扶起刘浪,领着他来到神龛前,兄弟俩一起将刘钊的牌位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阿钊哇,你走到大哥前头了。这可不对呀,这不对呀。”

    一句话没说完,刘文静便痛哭失声。刘浪哪里还能忍住,跪倒在地抱着刘文静嚎啕大哭。

    刘家的人性格中都带着坚韧的成分,虽然众人悲伤的难以自己,但却没有一个任意放肆的,足见刘家的家教是极其严格的。

    当刘浪平复了情绪之后,刘文静打开一个锦盒,取出一块玉牌带在刘浪的脖子上。

    “你爹当你离家时,将这块身份玉牌也留下了。他走得义无反顾,他心狠啊,连我这个大哥都不要了,我们兄弟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好在你回来了,这块玉牌就归你保管。”

    刘文静又打开一个锦盒,从中取出一块新制的玉牌亲手挂在刘浪脖子上。

    “这块是你的。记住,你们这一辈兄弟不多,全在这了。你不能再学你爹,不顾家不顾亲人,不顾责任。身为刘家子弟,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肩上就担着责任。家国天下,一样都不能少,也一样都不能扔。”

    “大伯教诲,浪儿谨记在心,绝不敢忘。”

    “你行事虽看似狂悖不羁,但大伯仔细参详了一下,倒是有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之效。陛下和太子之间的事,你清楚否?”

    “略知一二,不敢往深里掺和。”

    “这就对了。陛下待你不薄,太子也对你青眼有加,况且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但是,这分寸务必拿捏好。”

    “侄儿年少愚钝,还请大伯多多指点回护。侄儿这脾气一上来,唉。”

    “呵呵。你这脾气跟你爹一样,真不愧是亲父子。好了,咱们没事不惹事,但事到临头需放胆。刘家人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从不靠献媚和裙带。宁折不弯啊,这也是刘家至今人丁不旺的缘由。祖训如此,后世子孙唯有谨从,不可违拗。记住了?”

    “侄儿记住了。”

    “浪娃,把我留在这吧。就凭他刚才这几句话,刘家至少还能繁盛百年。”刘英说到。

    “大伯,侄儿带回一块玉牌,大伯可认识?”

    刘浪将老祖的身份玉牌双手递给刘文静,刘文静拿起一看瞬间变色。

    “老祖刘英的身份玉牌,你在哪里找到的!”

    嗡。玉牌突然光芒大放,紧跟着刘英的一缕残魂出现在众人眼前。

    “老祖,是老祖回来了。”众人惊喜地喊着,因为残魂的模样和怀英堂内刘英的画像一模一样。

    “刘氏当代家主刘文静,携众子侄拜见老祖。”

    “拜见老祖。”

    “好啦,你们都是好孩子。好哇,好哇。到家啦,到家啦。有什么事就去问浪娃。我呀,在外面飘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啦。”

    唰。残魂一闪之间融进了那个牌位里面。

    “老祖归位了,快快敬香叩拜。”刘文静喊道。

    虽是深夜,但所有刘家子弟都没感觉寒冷。老祖归位,无论对那个家族来说都是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虽然还有几十位和老祖同时代的神灵还没归位,但老祖都回来了,他们也一定能回来。